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亚冠浦项vs名古屋 > 新闻动态 > 所有人都没料到,特朗普被“耍了”?
所有人都没料到,特朗普被“耍了”?发布日期:2025-05-25 18:17    点击次数:50

据环球时报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,普京在最新纪录片中明确排除核武器使用可能,称\"特别军事行动将有符合俄罗斯要求的合理收场\"。这番表态恰逢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团队暗示可能放弃斡旋俄乌和谈,引发国际社会对地缘战略格局的深度解读。

俄总统在《俄罗斯·克里姆林宫·普京:25年》纪录片里展现出罕见克制姿态。面对记者关于核战争风险的提问,他直言乌克兰试图通过挑衅引发战略误判,但强调\"没有必要动用那些武器\"。这种战略模糊性的主动破除,与俄罗斯同期宣布的5月8-11日卫国战争纪念停火形成呼应,莫斯科要求基辅采取对等行动的表态,正在塑造新的博弈态势。

普京资料图

停火提议的实际效果却呈现冰火两重天。乌克兰空军5日证实,单日拦截的俄军无人机数量达到42架,而莫斯科方面也报告击落4架来袭无人机。半岛电视台观察到,尽管停火期限临近,双方战线交火频率反而攀升至数月峰值。泽连斯基在捷克访问期间披露,俄方提出停火的三天内,其部队仍维持日均200次以上的攻势,这种战场现实让基辅坚持要求至少30天的缓冲期。

特朗普团队的态度转变加剧了局势复杂性。美国《时代》周刊披露,这位前总统已考虑退出调停角色,其内阁成员多次暗示可能终止斡旋努力。耐人寻味的是,特朗普声称欧盟领导人\"反复恳求\"其与普京通话,而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,检验乌克兰诚意需要\"具体行动而非空谈\"。这种信息错位暴露出美国主导的和谈机制正遭遇信任危机。

视线转向日内瓦裁军谈判现场,中国代表孙晓波的发言直指核安全体系的结构性矛盾。1.7万亿美元——这个相当于南非全年GDP的数额,正是美国升级\"三位一体\"核力量的预算规模。当五角大楼在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导系统,当\"延伸威慑\"政策将核保护伞覆盖38个国家,全球核裁军的现实困境愈发清晰。数据揭示,境外部署核弹头数量最多的国家,恰是高举防扩散旗帜的某个超级大国。

核战略的认知差异正在撕裂国际共识。孙晓波指出某些国家享受着核保护伞却指责他国核政策的双标行径:他们既要求无核国家放弃安全诉求,又对自身核武库现代化保持沉默。这种矛盾在俄乌冲突中具象化——当俄罗斯主动提出\"不对无核国家首先使用\"时,某些势力反而质疑政策的可信度,这种逻辑悖论正侵蚀着战略稳定的根基。

俄罗斯资料图

战场态势与谈判桌的联动效应愈发明显。莫斯科将停火提议与检验基辅诚意挂钩,基辅则坚持更长的停火周期以争取战略回旋。这种时间博弈背后,是双方对军事潜能的精准计算:乌克兰需要重组防空体系应对俄军每月超3000架次的无人机攻势,而俄罗斯则试图打破西方持续输送的155毫米炮弹形成的火力平衡。

核裁军的深层困局在俄美互动中暴露无遗。当俄罗斯主动重申不首先使用原则,美国仍在推进部署\"金穹\"反导系统。这种攻防失衡直接冲击着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的存续基础——条约暂停履行已超过500天,而全球90%的核弹头仍集中在两个军事强国手中。孙晓波呼吁的\"两超率先裁军\"原则,在现实政治面前显得举步维艰。

国际安全架构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剧烈的震动。北约在罗马尼亚新建的军事基地距敖德萨仅200公里,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覆盖整个波罗的海。这种前沿部署与核政策调整形成共振效应:当\"核共享\"从理论走向实践,当战术核武器重返欧洲大陆,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幽灵正在以全新形态游荡。

中国在五核国机制中的协调作用愈发关键。北京推动建立的核政策专家对话机制已举行三轮磋商,这种持续18个月的外交努力,旨在破解核威慑理论的\"囚徒困境\"。值得关注的是,五角大楼《核态势评估报告》中将中国列为\"核威胁\"的论调,与解放军保持最低限度核力量的现实形成鲜明反差——中国核弹头数量尚不及美国的二十分之一。

五角大楼资料图

在这场牵动世界命运的博弈中,各方的战略耐心都在经受考验。普京选择在卫国战争纪念日前释放缓和信号,特朗普团队在和谈关键期释放退出意向,中国在核裁军会场提出建设性方案——这些看似孤立的动作,实则是百年变局下的必然碰撞。当停火提议遭遇战场现实的消解,当核裁军理想碰撞地缘政治的铁壁,人类文明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。